招商產品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404 |
成 份 | 豬膽汁膏、廣藿香、白芷、蒼耳子、鵝不食草、荊芥、金銀花、野菊花、薄荷腦、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消炎清熱,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用于慢性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副鼻竇炎。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1732 |
成 份 | 苘麻子、石韋、海浮石、蛤殼、茯苓、小薊、玄明粉、牛膝、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水,通淋石。用于腎結石,輸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統結石。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32 |
成 份 | 黃連、川芎、白芷、蒺藜(鹽水炙)、地黃、荊芥、旋覆花、菊花、薄荷、蔓荊子(微炒)、黃柏、連翹、密蒙花、防風、赤芍、梔子(姜水炙)、當歸、甘草、決明子(炒)、黃芩、蟬蛻、石決明、木賊。輔料無。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散風,明目退翳。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發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邊赤爛,紅腫痛癢,迎風流淚。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711 |
成 份 | 黃連、黃芩、梔子(姜炙)、熟大黃、連翹、石膏、菊花、天花粉、薄荷、荊芥、蒺藜(去刺鹽炙)、桔梗、赤芍、當歸、麥冬、玄參、車前子(鹽炙)、蟬蛻、陳皮、枳殼(麩炒)、甘草。輔料:無。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散風,明目止痛。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發火眼,紅腫痛癢,熱淚昏花,云翳遮睛,頭痛目眩,煩燥口渴,大便燥結。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978 |
成 份 | 馬錢子粉、麻黃膏粉、桂枝、乳香、木瓜、羌活、地楓皮、沒藥、獨活、千年健、防風、自然銅、杜仲(炭)、川牛膝、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風祛寒。用于風寒串入經絡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麻木。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0297 |
成 份 | 有柴胡、半夏、龍骨、黃芩、桂枝、牡蠣、大黃、甘草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4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肝開郁,鎮驚安神。用于頭昏頭痛,心煩易怒,心悸不寧,胸悶少氣,少寐多夢。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3371 |
成 份 | 黃芪、土鱉蟲、冬葵果、桃仁、桂枝、淫羊藿、柴胡、茯苓、虎杖、枳殼、川牛膝。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具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的功效。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癃閉,癥見尿頻,排尿延緩、費力,尿后余瀝,腰膝酸軟;前列腺增生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914 |
成 份 | 連翹、金銀花、地黃、黃連、龍膽、牛蒡子(炒)、芒硝、赤芍、桔梗、水牛角濃縮粉、玄參、甘草、青黛。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小兒熱毒實火,口舌生瘡,牙根出血,頸頰赤腫,周身常生瘡癤,疹后余毒不凈。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1982 |
成 份 | 僵蠶、玄參、穿山甲(制0、土鱉蟲、牡蠣(煅)。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絡,益陰散結,利咽止痛。主治咽喉干痛,異物感,發癢灼熱,以及慢性咽炎,尤以干燥型療效*佳。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119 |
成 份 | 黃芪、大紅袍、延胡索、白芍、雞矢藤、白芨、五倍子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活血,止痛生肌。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型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癥見脘腹疼痛,腹脘喜溫,反酸噯氣。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3471 |
成 份 | 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濕熱帶下。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3020411 |
成 份 | 柴胡、龍膽、蘆薈、熟大黃、黃芩、青黛、天南星(礬炙)、木香、青皮(醋炙)、陳皮、當歸、梔子(姜炙)。 |
用法用量 | 一次6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肝瀉火,通竅潤便。用于肝經熱盛,頭目眩暈。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3022392 |
成 份 | 紅花、醋香附、燙狗脊、香加皮、絡石藤、伸筋草、澤蘭、槲寄生、雞血藤、煅自燃銅。輔料為淀粉、飴糖。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絡,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體拘攣,腰背酸痛,跌打損傷。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23191 |
成 份 | 本品每粒含布洛芬0.3克,輔料為:蔗糖丸芯、硬脂酸、聚維酮K30,無水乙醇。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
功能主治 | 本品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489 |
成 份 | 太子參、黃芪、黃精、天冬、麥冬、玄參、天花粉、蒼術、知母、葛根、黃連、丹參、益母草、赤芍、水蛭、川牛膝、雞血藤、威靈仙、荔枝核、地龍、川芎。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飯后服用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益氣養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用于氣陰不足,瘀血阻絡所致消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以及Ⅱ型糖尿病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078 |
成 份 | 丹參、赤芍、制何首烏、葛根、川芎、紅花、澤瀉、牛膝、地龍、郁金、遠志(蜜炙)、九節菖蒲、酸棗仁(炒)、鹿心粉、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竅止痛,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及腦動脈硬化癥。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5375 |
成 份 | 黃芪、白芍、丹參、延胡索、雞矢藤、大紅袍、白及、炮姜、肉桂、砂仁、五倍子、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活血,止痛生肌。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癥見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92 |
成 份 | 鹿腎(制)、羊腎(制)、驢腎(制)、刺猬皮(制)、貂腎(制)、枸杞子、狗腎(制)、山藥、牛腎(制)、制何首烏、馬腎(制)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痿,滑精早泄,性功能減退。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216 |
成 份 | 石韋、黃芪、苦參、萹蓄。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燥濕,利尿通淋。利濕通淋藥.也用于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下肢浮腫等癥;也可用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見有上述證狀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88 |
成 份 | 大黃、蒲公英、陳皮、木鱉子、白芷、天花粉、金銀花、黃柏、乳香(制)、當歸、赤芍、甘草、蛇蛻(酒炙)、干蟾(制)、蜈蚣、全蝎、芒硝。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 |
功能主治 | 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3016 |
成 份 | 白芷、防風、白蘚皮、薄荷、川芎、三棵針、赤芍、威靈仙、土茯苓、荊芥、亞麻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克(1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祛風,除濕止癢。用于風,濕,熱而致的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420 |
成 份 | 穿山甲(制)、土鱉蟲、僵蠶、牡蠣(煅)、玄參。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絡,益陰散結,利咽止痛。主治咽喉干痛,異物感,發癢灼熱等癥。用于慢性咽喉炎,尤以干燥型療效佳。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4586 |
成 份 | 黃連、大黃、黃芩。輔料為:蔗糖、糊精。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7.5克,一日3~4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瀉火解毒。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咽炎、扁桃體炎、牙齦炎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711 |
成 份 | 黃連、黃芩、梔子、(姜炙)、熟大黃、連翹、石膏、菊花、天花粉、薄荷、荊芥、蒺藜(去刺鹽炙)、桔梗、赤芍、當歸、麥冬、玄參、車前子(鹽炙)、蟬蛻、陳皮、枳殼(麩炒)、甘草。輔料:無。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散風,明目止痛,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發火眼,紅腫痛癢,熱淚暈花,云翳遮睛,頭痛目眩,煩躁口渴,大便燥結。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6087 |
成 份 | 龍膽,鹽澤瀉,地黃,當歸,梔子,菊花,鹽車錢子,決明子,柴胡,防風,黃岑,木賊,黃連,薄荷腦,大黃,冰片,熊膽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小兒酌減。 |
功能主治 | 清熱散風,止痛退翳。用于風熱或肝經濕熱引起的目赤腫痛,羞明多淚。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808 |
成 份 | 豬膽汁膏、廣藿香、白芷、蒼耳子、鵝不食草、荊芥、金銀花、野菊花、薄荷腦。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消炎清熱,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用于慢性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急慢性副鼻竇炎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390 |
成 份 | 桔梗、荊芥、百部、紫菀(制)、白前(制)、前胡、款冬花(蜜炙)、麻黃(蜜炙)、陳皮、苦杏仁(炒)、防風。輔料:糊精。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6粒,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疏風散寒,宣肺解表,鎮咳祛痰。用于風寒咳嗽,嘔吐,咽喉腫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997 |
成 份 | 三叉苦、金盞銀盤、野菊花、崗梅、咖啡因、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薄荷油。輔料為:淀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解熱鎮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咽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723 |
成 份 | 板藍根、連翹、薄荷、荊芥穗、桑葉、蘆根、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六神曲。輔料為蔗糖、糊精。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疏風清熱,利咽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熱,有汗,鼻塞,頭痛,咽痛,咳嗽,多痰。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6179 |
成 份 | 三七、土鱉蟲、白芷、川芎、當歸、乳香(制)、紅花、沒藥(制)。輔料:無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6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化瘀止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2180 |
成 份 | 秦艽、獨活、三七、沒藥、紅花、血竭、白芍、牛膝、桂枝、馬錢子(制)等14味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增生性關節炎,大骨節病等。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052 |
成 份 | 三七、草烏(蒸)、雪上一枝蒿、骨碎補、紅花、接骨木、赤芍、冰片。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瘀阻,關節痹痛;急慢性扭挫傷,神經痛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855 |
成 份 | 白芷、續斷、防風、川加皮、紅花、三七、草烏(制)等23味。 |
用法用量 | 每粒0.3g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飯后服。 |
功能主治 | 熟筋活絡、活血驅風。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頸椎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祛瘀止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786 |
成 份 | 制川烏、制草烏、秦艽、白芷、甘草、粉萆薢、穿山龍、薏苡仁、天南星(炙)、紅花、當歸、徐長卿。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止痛。用于骨質增生,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3142 |
成 份 | 蒼耳子(炒)、防風、黃芪、白術(炒)、白芷、辛夷、薄荷。輔料為:淀粉、糊精。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804 |
成 份 | 羌活、麻黃、桂枝、荊芥穗、防風、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當歸、黃芩、桔梗。輔料為大豆色拉油。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解熱。用于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惡寒無汗,骨節酸痛,咽喉腫痛。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0470 |
成 份 | 丹參、川芎、葛根、地龍、赤芍、紅花、郁金、制何首烏、澤瀉、枸杞、酸棗仁(炒)、遠志、九節菖蒲、牛膝、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飯后服用。 |
功能主治 | 活血祛瘀,行氣化痰,通絡止痛。用于治療氣滯血瘀,痰濁阻絡,胸痹刺痛、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寧,頭昏頭痛,以及冠心病,心肌梗塞,腦動脈硬化,腦血栓等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3489 |
成 份 | 仙鶴草、墨旱蓮、雞血藤、熟地黃、地黃、合歡皮、首烏藤。輔料為玉米淀粉、薄膜包衣劑。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養血,寧心安神。用于陰虛血少,頭眩心悸,失眠健忘。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13121 |
成 份 | 厚樸(姜制)、香附(醋制)、白芍(麩炒)、柴胡(醋制)、青皮(醋炒)、香櫞、陳皮、檀香、豆蔻、枳殼、雞內金(炒)、檳榔、延胡索(醋炒)、五靈脂(醋制)、牽牛子(炒)。輔料為滑石粉、桃膠。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疏肝開郁,導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
![]() ![]() |
![]()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3021764 |
成 份 | 黃連、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參、地黃、牡丹皮、天花粉、連翹、梔子、黃柏、黃芩、赤芍。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胃瀉火,解毒消腫。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瘡,齒齦、咽喉腫痛。 |
![]() ![]() |
聯系我們
|
在線留言
吉林省珍芝堂藥業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列表, 技術支持:環球醫藥招商網 (招商頻道-醫藥代理-otc-處方藥)
版權所有,違版必究
免責聲明:環球醫藥網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風險提示:招商項目有風險,投資合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