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14023383 |
【規 格】 | 對乙酰氨基酚0.125克,人工牛黃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0.5毫克。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每袋含對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黃5毫克。輔料為:蔗糖 |
【用法用量】 | 1-3歲0.5-1袋,4-6歲1-1.5袋,7-9歲1.5-2袋,10-12歲2-2.5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緩解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 |
![]() ![]() |
![]() | |
雙黃消炎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340 |
【規 格】 | 每片重0.4g |
【主要成份】 | 三顆針、黃芩。 |
【用法用量】 | 一次3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消炎,用于咽喉疼,腹瀉,痢疾慢性痢疾 |
![]() ![]() |
![]() | |
蒲公英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5021011 |
【規 格】 | 每片含干浸膏0.3g |
【主要成份】 | 蒲公英,輔料為淀粉,糊精,硬脂酸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5片,一日4次 |
【功能主治】 | 蒲公英片,清熱解毒。用于咽喉腫痛(急性扁桃體炎),瘡癤。 |
![]() ![]() |
![]() | |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45944 |
【規 格】 | 20mg |
【主要成份】 | 奧美拉唑腸 |
【用法用量】 | 口服,不可咀嚼。 消化性胃潰瘍:一次20mg(一次1粒),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潰瘍療程通常為4~8周,十二指腸潰瘍療程通常2~4周。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征(胃泌素瘤)。 |
![]() ![]() |
![]() | |
痔速寧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211 |
【規 格】 | 14片*2板 |
【主要成份】 | 白蘞、槐花、五倍子、黑豆、豬膽膏(相當與膽汁)。 |
【用法用量】 | 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止血,行氣散瘀。用于內痔、外痔、混合痔、內外痔血栓 |
![]() ![]() |
![]() | |
六味地黃膠囊鐵盒120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955 |
【規 格】 | 每粒裝0.3g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
【用法用量】 | 一次1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
![]() ![]() |
![]() | |
前列舒樂膠囊90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158 |
【規 格】 | 每粒裝0.3g |
【主要成份】 | 淫羊藿、黃芪、蒲黃、車前草、川牛膝 |
【用法用量】 | 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益氣,化瘀通淋。用于腎脾雙虛,氣滯血瘀,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面色晃白,神疲乏力,腰膝疲軟無力,小腹墜脹,小便不爽,點滴不出,或尿頻、尿急、尿道澀痛 |
![]() ![]() |
![]() | |
抗骨增生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692 |
【規 格】 | 糖衣片規格:;每片重0.26g(薄膜衣片)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鹿銜草、骨碎補(燙)、雞血藤、肉蓯蓉、淫羊藿、萊菔子(炒)。 |
【用法用量】 | 一次4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大骨節病 |
![]() ![]() |
![]() | |
根痛平膠囊10*5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355 |
【規 格】 | 每粒裝0.3克 |
【主要成份】 | 白芍、葛要、桃仁(燀)、紅花、乳香(醋炙)、沒藥(醋炙)、續斷、狗脊(燙)、伸筋草、牛膝、地黃、甘草。 |
【用法用量】 | 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阻絡所致頸椎病,癥見肩頸疼痛、活動受限、上肢麻木等 |
![]() ![]() |
![]() | |
歸龍筋骨寧片10*3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6139 |
【規 格】 | 片芯重0.25g |
【主要成份】 | 穿山龍、當歸、炒桃仁桂枝、千年健、草烏(制)、威靈仙、丹參、地楓皮乳香(炒)蒼術(炒)、川牛膝甘草桃仁(炒)、紅花、馬錢子粉輔料為硬脂酸鎂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2片,一日1-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
![]() ![]() |
![]() | |
歸龍筋骨寧片10*2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6139 |
【規 格】 | 片芯重0.25g |
【主要成份】 | 穿山龍、當歸、炒桃仁桂枝、千年健、草烏(制)、威靈仙、丹參、地楓皮乳香(炒)蒼術(炒)、川牛膝甘草桃仁(炒)、紅花、馬錢子粉輔料為硬脂酸鎂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2片,一日1-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
![]() ![]() |
![]() | |
舒筋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1706 |
【規 格】 | 每丸重3g |
【主要成份】 | 馬錢子粉,麻黃,獨活,羌活,桂枝,甘草,千年健,牛膝,乳香(醋制),木瓜,沒藥(醋制),防風,杜仲(鹽制),地楓皮,續斷。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用于風寒濕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艱難 |
![]() ![]() |
![]() | |
追風舒經活血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978 |
【規 格】 | 16粒/2板 |
【主要成份】 | 由馬錢子粉、麻黃膏粉、桂枝、乳香(炒)、木瓜、羌活、地楓皮、沒藥(炒)、獨活、千年健、防風、自然銅(煅)、杜仲(炭)、川牛膝、甘草 |
【用法用量】 | 一次3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風驅寒。用于風寒串入經絡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麻木 |
![]() ![]() |
![]() | |
二甲雙胍格列本脲片Ⅰ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0457 |
【規 格】 | 每片含:鹽酸二甲雙胍250mg與格列本脲1.25mg。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每片含格列本脲1.25mg,鹽酸二甲雙胍250mg。 |
【用法用量】 | 一次1-2片,一天1-2次 |
【功能主治】 | 1、用于單純飲食控制和/或運動療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 2、可作為單用磺酰脲類或鹽酸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水平未得到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二線用藥 |
![]() ![]() |
![]() | |
理氣舒心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971 |
【規 格】 | 12片/板,3板/盒 |
【主要成份】 | 當歸、沉香、茯苓、木香、香附(醋制)、姜黃、莪術(醋制)、蒲黃、佛手、五靈脂、陳皮、枳實(炒)、青皮(醋制)、枳殼(炒)、麥芽(炒)、香櫞、三棱(醋制)、丹參。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解肝郁,行氣滯,袪胸痹。用于氣滯血瘀癥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氣短腹脹,胸悶心悸 |
![]() ![]() |
![]() | |
安神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812 |
【規 格】 | 每粒裝0.25g |
【主要成份】 | 炒酸棗仁川芎知母麥冬制何首烏五味子丹參茯苓 |
【用法用量】 | 一次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補血滋陰,養心安神,用語音血不足,失眠多夢,心悸不寧,五心煩熱,盜汗耳鳴 |
![]() ![]() |
![]() | |
宮炎康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323 |
【規 格】 | 每袋裝9g |
【主要成份】 | 當歸赤芍北敗醬香附(醋制)炮姜澤蘭川芎紅花柴胡海藻車前子(鹽炙)延胡索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8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用于慢性盆腔炎 |
![]() ![]() |
![]() | |
鹿胎膏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058 |
【規 格】 | 每塊重10g |
【主要成份】 | 紅參、當歸、益母草、熟地黃、丹參、香附(醋制)、龜甲、地骨皮、延胡索(醋制)、萊菔子(炒)、白術(麩炒)、肉桂、木香、赤芍、甘草、小茴香(鹽制)、續斷、蒲黃、川芎、牛膝、鹿茸(去毛)、茯苓、鹿胎粉(或仔鹿粉)、阿膠。輔料為:紅糖。 |
【用法用量】 | 一次10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氣養血,調經散寒。用于氣血不足,虛弱消瘦,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寒濕帶下 |
![]() ![]() |
![]() | |
蕁麻疹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3016 |
【規 格】 | 8袋一盒 |
【主要成份】 | 白芷防風白蘚皮薄荷川芎三棵針赤芍威靈仙土茯苓荊芥亞麻子黃芩升麻苦參紅花何首烏蒺藜(炒)菊花當歸輔料為無 |
【用法用量】 | 一次10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祛風,除濕止癢。用于風,濕,熱而致的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 |
![]() ![]() |
![]() | |
康樂鼻炎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777 |
【規 格】 | 每基片重0.3g(含馬來酸氯苯那敏0.66mg)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辛夷、白芷、麻黃、穿心蓮、黃芩、防風、廣藿香、牡丹皮、薄荷腦、馬來酸氯苯那敏。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疏風清熱,活血驅瘀,祛濕通竅。用于外感風邪、膽經郁熱、脾胃濕熱而至的傷風鼻塞、鼻窒、鼻淵。 |
![]() ![]() |
![]() | |
通竅鼻炎片15*2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438 |
【規 格】 | 每片重0.3g(相當于飲片1.1g)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炒),防風,黃芪,白芷,辛夷,白術(炒),薄荷輔料為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5-7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集安上述證候者 |
![]() ![]() |
![]() | |
鼻淵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4021842 |
【規 格】 | 每片重0.25g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辛夷金銀花茜草野菊花 |
【用法用量】 | 一次6-8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宣肺,清熱解毒,通竅止痛。用于鼻塞鼻淵,通氣不暢,流涕黃濁,嗅覺不靈,頭痛,眉棱骨痛 |
![]() ![]() |
![]() | |
鹽酸左氧氟沙星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2012 |
【規 格】 | 0.2g*15片 |
【主要成份】 | 本品產要成份為鹽酸左氧氟沙星 |
【用法用量】 | 詳見說明書 |
【功能主治】 | 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細菌性發作、復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非復雜性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復雜性尿路感染。吉信腎盂腎炎、非復雜性尿路感染 |
![]() ![]() |
![]() | |
感冒軟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804 |
【規 格】 | 20粒/板*1板 |
【主要成份】 | 羌活、麻黃、桂枝、荊芥穗、防風、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當歸、黃芩、桔梗。輔料為大豆色拉油 |
【用法用量】 | 一次2-4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解熱、用于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疼發熱,鼻塞流涕,惡寒無汗,骨節酸痛,咽喉腫痛。 |
![]() ![]() |
![]() | |
復方魚腥草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4021870 |
【規 格】 | 30片裝 |
【主要成份】 | 魚腥草黃芩板藍根連翹金銀花輔料為淀粉糊精硬脂酸鎂 |
【用法用量】 | 一次4~6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急喉痹、急乳娥,證件眼部紅腫、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阿莫西林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2023191 |
【規 格】 | 10粒/板*4板/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阿莫西林其他詳見說明書 |
【用法用量】 | 成人一次0.5g,6~8小時1次,日劑量不超過4g |
【功能主治】 | 1.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腸埃希菌、奇藝變形桿菌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指的皮膚軟組織感染。4.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吉信單純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療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阿莫西林亦可與克拉霉素、纜索拉唑三聯用藥**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潰瘍復發率. |
![]() ![]() |
![]() | |
風濕關節炎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398 |
【規 格】 | 12片/板*2板/盒 |
【主要成份】 | 馬錢子(調制粉)、麻黃、當歸、續斷、桃仁、紅花、乳香(制)、沒藥(制)、千年健、羌活、地龍、桂枝、牛膝、蒼術、地楓皮、穿山甲(制)、木瓜 |
【用法用量】 | 一次2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燥濕,活血止痛。用于風濕痹庝,腰腿疼痛,風濕性關節炎 |
![]() ![]() |
![]() | |
三七傷藥片14*3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756 |
【規 格】 | 片心重0.3g |
【主要成份】 | 三七、制草烏、雪上一枝蒿、冰片、骨碎補、紅花、接骨木、赤芍 |
【用法用量】 | 一次3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遇阻,關節痹痛;急慢性扭挫傷,神經痛 |
![]() ![]() |
![]() | |
清腦降壓片100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958 |
【規 格】 | 薄膜衣片 每片重0.33g ;糖衣片(片芯重0.30g) |
【主要成份】 | 黃芩、夏枯草、槐米、磁石(煅)、牛膝、當歸、地黃、丹參、水蛭、鉤藤、決明子、地龍、珍珠母。 |
【用法用量】 | 一次4-6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平肝潛陽,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頭痛、項強、血壓偏高 |
![]() ![]() |
![]() | |
腦得生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795 |
【規 格】 | 糖衣片(片芯重0.3g) |
【主要成份】 | 三七、川芎、紅花、葛根、山楂(去核)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每次6片,每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用于淤血阻絡所致的眩暈,中風,癥見肢體不用、言語不利及頭暈目眩;腦動脈硬化、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后遺癥見上述癥候 |
![]() ![]() |
![]() | |
消糜陰道泡騰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0769 |
【規 格】 | 每片重2.3g |
【主要成份】 | 人參莖葉總皂苷、紫草、黃柏、苦參、枯礬、冰片、兒茶。 |
【用法用量】 | 陰道給藥一次1片一日一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去腐生肌。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腥臭、陰部瘙癢;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宮頸糜爛 |
![]() ![]() |
![]() | |
腦塞通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848 |
【規 格】 | 每丸重7.5g |
【主要成份】 | 干漆(炭)、紅參、黃芪、牛膝、天花粉、土鱉蟲、牡丹皮、大黃、吳茱萸(鹽)、桃仁、玄明粉、川芎、葶藶子、地龍、列當(酒)、地黃、水蛭(燙)、肉桂、茯苓、琥珀、朱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益氣養陰,用于腦血栓,腦瘀血后遺癥,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 |
![]() ![]() |
![]() | |
脂脈康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715 |
【規 格】 | 10粒*4板/盒 |
【主要成份】 | 由普洱茶、刺五加、山楂、萊菔子、荷葉、葛根、菊花、黃芪、黃精、何首烏、茺蔚子、杜仲、大黃(酒制)、三七、槐花、桑寄生組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具有消食,降脂,通血脈,益氣血的功效。用于瘀濁內阻、氣血不足所致的動脈硬化癥,高脂血癥。 |
![]() ![]() |
![]() | |
鹽酸左西替利嗪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60183 |
【規 格】 | 5mg*10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鹽酸左旋西替利嗪。 |
【用法用量】 | 口服 |
【功能主治】 | 治療下述疾病的過敏相關癥狀,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慢性特發性蕁麻疹。 |
![]() ![]() |
![]() | |
蕁麻疹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198 |
【規 格】 | 10g*14袋 |
【主要成份】 | 白芷、防風、白蘚皮、薄荷、川芎、三顆針、赤芍、威靈仙、土茯苓、荊芥、亞麻子、黃芩、升麻、苦參、紅花、何首烏、蒺藜(炒)、菊花、當歸。輔料:無。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祛風,除濕止癢。用于風,濕,熱而致的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 |
![]() ![]() |
![]() | |
胃痛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812 |
【規 格】 | 3g*4袋 |
【主要成份】 | 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醋炒)、姜半夏、香附(醋炒)、枳殼(麩炒)、延胡索(醋炒)、五靈脂(醋炒)、當歸、紅花、六神曲(炒)、砂仁、豆蔻、豬牙皂、烏藥、高良姜、肉桂。輔料為百草霜、蜂蜜。 |
【用法用量】 | 姜水、紅糖水或溫開水送服,一次60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肝和胃,理氣止痛。用于胃部疼痛,肝郁氣滯,胸脅脹滿,惡心嘔吐。 |
![]() ![]() |
![]() | |
頭風痛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52 |
【規 格】 | 6g*6袋 |
【主要成份】 | 白芷、川芎、綠茶、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止痛。用于偏頭痛,眉棱骨痛,額竇炎。 |
![]() ![]() |
![]() | |
替米沙坦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1438 |
【規 格】 | 48片/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分為替米沙坦,其化學名稱:4’-[(1,4’-二甲基-2’-丙基[2,6’-二-1H-苯并咪唑]-1’-基)-甲基]-[1,1’-二聯苯基]-2-羧酸。 |
【用法用量】 | 成人:應個體化給藥。常用初始劑量為每次一片(40mg),每日一次。在20~80mg的劑量范圍內,替米沙坦的降壓療效與劑量有關。若用藥后未達到理想血壓可加大劑量,最大劑量為80mg,每日1次。本品可與噻嗪類利尿藥如氫氯噻嗪合用,此類利尿藥與本品有協同降壓作用。因替米沙坦在療程開始后四至八周本品才能發揮最大藥效,因此若欲加大藥物劑量時,應對此予以考慮。 |
【功能主治】 | 用于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
![]() ![]() |
![]() | |
普樂安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0813 |
【規 格】 | 72片/盒 |
【主要成份】 | 油菜花花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固本。用于腎氣不固所致的腰膝酸軟,尿后余瀝。 |
![]() ![]() |
![]() | |
腦塞通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848 |
【規 格】 | 7.5g*8丸 |
【主要成份】 | 干漆(炭)、紅參、黃芪、牛膝、天花粉、土鱉蟲、牡丹皮、大黃、吳茱萸(鹽)、桃仁、玄明粉、川芎、葶藶子、地龍、列當(酒)、地黃、水蛭(燙)、肉桂、茯苓、琥珀、朱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益氣養陰,用于腦血栓,腦瘀血后遺癥,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 |
![]() ![]() |
![]() | |
凈石靈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288 |
【規 格】 | 9片*3板 |
【主要成份】 | 由廣金錢草、黃芪、茯苓、扁蓄、海金沙、淫羊藿、夏枯草、滑石、延胡索醋制、當歸、巴戟天、赤芍、冬葵子、車前子、桃仁、雞內金、甘草組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飯后1小時飲水300-500ml,并做跳躍運動10-15次,體弱者酌減,每次排尿注意結石排除情況。 |
【功能主治】 | 具有補腎,利尿,排石的功效。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以及由結石引起的腎盂積水、尿路感染等。 |
![]() ![]() |
![]() | |
健兒消食口服液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794 |
【規 格】 | 每支10毫升 |
【主要成份】 | 炙黃芪、白術(麩炒)、麥冬、陳皮、萊菔子(炒)、山楂(炒)、黃芩。 |
【用法用量】 | 口服,3歲以內一次5~10毫升,3歲以上一次10~20毫升;一日2次,用時搖勻。 |
【功能主治】 | 健脾益胃,理氣消食。用于小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引起的納呆食少,脘脹腹滿,手足心熱,自汗乏力,大便不調,以至厭食、惡食。 |
![]() ![]() |
![]() | |
活絡消痛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295 |
【規 格】 | 40片/盒 |
【主要成份】 | 刺五加浸膏、威靈仙、當歸、制川烏、制草烏、竹節香附、丹參、乳香、沒藥、麻黃、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用于風寒濕痹,經絡閉塞,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
![]() ![]() |
![]() | |
感冒解毒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0294 |
【規 格】 | 5g*7袋 |
【主要成份】 | 紫蘇葉、前胡、防風、金銀忍冬葉、連翹、麥冬、板藍根、苦杏仁、羌活、川芎、牛蒡子、陳皮、桑白皮、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0g,一日3次。10歲以下小兒,一次5g |
【功能主治】 |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
![]() ![]() |
![]() | |
頸康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0219 |
【規 格】 | 18粒* 1板/盒*2盒/中盒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何首烏、杜仲、鹿銜草、骨碎補(燙)、鉤藤、葛根、三七、萊菔子(炒)。輔料為淀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
![]() ![]() |
![]() | |
健兒消食口服液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794 |
【規 格】 | 10毫升*7支 |
【主要成份】 | 炙黃芪、白術(麩炒)、麥冬、陳皮、萊菔子(炒)、山楂(炒)、黃芩。 |
【用法用量】 | 口服,3歲以內一次5~10毫升,3歲以上一次10~20毫升;一日2次,用時搖勻。 |
【功能主治】 | 健脾益胃,理氣消食。用于小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引起的納呆食少,脘脹腹滿,手足心熱,自汗乏力,大便不調,以至厭食、惡食。 |
![]() ![]() |
![]() | |
穿黃清熱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577 |
【規 格】 | 10粒/板x3板/盒 |
【主要成份】 | 穿黃蓮、一枝黃花等。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3-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等熱毒壅盛者。 |
![]() ![]() |
![]() | |
柴胡舒肝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014 |
【規 格】 | 每丸重10克 |
【主要成份】 | 茯苓、枳殼(炒)、豆蔻、白芍(酒炒)、甘草、香附(醋制)、陳皮、桔梗、厚樸(姜制)、山楂(炒)、防風、六神曲(炒)、柴胡、黃芩、薄荷、紫蘇梗、木香、檳榔(炒)、三棱(醋制)、大黃(酒制)、青皮(炒)、當歸、姜半夏、烏藥、莪術(制)。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肝理氣,消脹止痛。用于肝氣不舒,胸脅痞悶,食滯不清,嘔吐酸水。 |
![]() ![]() |
![]() | |
小兒咽扁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1992 |
【規 格】 | 9袋/盒 |
【主要成份】 | 金銀花、射干、金果欖、桔梗、玄參、麥冬、牛黃、冰、片。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歲至二歲一次4克,一日2次;三歲至五歲一次4克,一日3次;六歲至十四歲一次8克,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咽,解毒止痛。用于肺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咽炎。 |
![]() ![]() |
![]() | |
胃靈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341 |
【規 格】 | 5g*9袋 |
【主要成份】 | 甘草(灸)、白術(炒)、海螵蛸、白芍(炒)、黨參、延胡索。輔料為糊精。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5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健胃和中,制酸,止痛。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泛酸。 |
![]() ![]() |
![]() | |
頭孢拉定干混懸劑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34023172 |
【規 格】 | 0.125g*10袋 |
【主要成份】 | 本品每袋含頭孢拉定0.125克,鋪料為:蔗糖、羧甲基淀粉鈉、食用檸檬黃、糊精、香精。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每6小時一次,感染較嚴重者一次可增至1g,但一日總量不超過4g。小兒常用量:按體重一次6.25~12.5mg/kg,每6小時一次。本品加飲用水至瓶上刻度線后搖勻成混懸液,混懸液室溫貯放,7天內服用完;冰箱內貯放,14天內服用完。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為口服制劑,不宜用于嚴重感染。 |
![]() ![]() |
![]() | |
通脈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0126 |
【規 格】 | 12粒/板*3板/盒 |
【主要成份】 | 丹參、川芎、葛根。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用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動脈硬化,腦血栓,腦缺血,冠心病、心絞痛等。 |
![]() ![]() |
![]() | |
四季感冒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3481 |
【規 格】 | 15片*2板 |
【主要成份】 | 紫蘇葉、荊芥、連翹、大青葉、防風、桔梗、陳皮、香附(炒)、炙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表。用于四季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惡心厭食。 |
![]() ![]() |
![]() | |
雙唑泰陰道泡騰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7199 |
【規 格】 | 6片裝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每片含主要成份甲硝唑0.2克、克霉唑0.16克、醋酸氯己定0.008克。輔料為: |
【用法用量】 | 陰道給藥。將本品置于陰道后穹窿部,一次1片,一日1次。連用7日為一個療程,停藥后第一次月經凈后重復一療程。 |
【功能主治】 | 用于細菌性陰道并念珠菌性外陰陰道并滴蟲性陰道炎以及細菌、真菌、滴蟲混合感染性陰道炎。 |
![]() ![]() |
![]() | |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2020546 |
【規 格】 | 48片/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雙氯芬酸鈉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①關節炎,一日75~150mg,分3次服,療效滿意后可逐漸減量;②急性疼痛:首次50mg,以后25~50mg,每6~8小時1次。(2)小兒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為3.0mg/kg,分3次服。 |
【功能主治】 | 用于:①緩解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關節炎的關節腫痛癥狀;②治療非關節性的**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等;③急性的輕、中度疼痛如:手術后、創傷后、勞損后、痛經、牙痛、頭痛等;④對成人和兒童的發熱有解熱作用。 |
![]() ![]() |
![]() | |
生脈飲黨參方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882 |
【規 格】 | 10ml*15支 |
【主要成份】 | 黨參、麥冬、五味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益氣,養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
![]() ![]() |
![]() | |
清淋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1148 |
【規 格】 | 10g*9袋 |
【主要成份】 | 瞿麥,萹蓄,木通,車前子(鹽炒),滑石,梔子,大黃,炙甘草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小兒酌減 |
【功能主治】 | 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膀胱濕熱所致的淋證,癃閉,癥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小腹脹滿,口干咽燥。 |
![]() ![]() |
![]() | |
暖胃舒樂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5375 |
【規 格】 | 16片*2板 |
【主要成份】 | 黃芪、白芍、丹參、延胡索、雞矢藤、大紅袍、白及、炮姜、肉桂、砂仁、五倍子、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活血,止痛生肌。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癥見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 |
![]() ![]() |
![]() | |
頭孢克肟分散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123123 |
【規 格】 | 以C16H15N5O7S2計200mg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是頭孢克肟 |
【用法用量】 | 本品可直接口服,或置于常溫水中,攪拌均勻后立即服用,不得放置 |
【功能主治】 | 本品適用于對頭孢克肟敏感的鏈球菌屬(腸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蘭漢球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屬、沙雷菌屬、變形桿菌屬及流感桿菌等引起的下列細菌感染性疾病。 1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擴張癥(感染時),慢性呼吸系統感染疾病的繼發感染、肺炎; 2腎盂腎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3膽囊炎、膽管炎; 4猩紅熱; 5中耳炎、鼻竇炎。 |
![]() ![]() |
![]() | |
保和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013 |
【規 格】 | 每袋裝4.5g*5袋 |
【主要成份】 | 焦山楂、六神曲(炒)、姜半夏、茯苓、陳皮、連翹、炒麥芽、炒蘋菔子。輔料為蔗糖、糊精、乙醇。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4.5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消食,導滯,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
![]() ![]() |
![]() | |
痰咳凈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282 |
【規 格】 | 每片重0.2g(含咖啡因20mg) |
【主要成份】 | 桔梗、咖啡因、遠志、冰片、苦杏仁、五倍子、甘草。 |
【用法用量】 | 含服,一次1片,一日3~6次,兒童用量酌減。 |
【功能主治】 | 痰咳凈片,通竅順氣,止咳,化痰。用于支氣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氣促,氣喘。 |
![]() ![]() |
![]() | |
傷痛寧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2040 |
【規 格】 | 素片每片重0.36g |
【主要成份】 | 乳香(制)、沒藥(制)、甘松、延胡索(醋制)、細辛、香附(醋制)、山柰、白芷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1日2次 |
【功能主治】 | 傷痛寧片,中成藥名。為理血劑,具有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閃腰挫氣,癥見皮膚青紫、瘀斑、腫脹、疼痛、活動受限。 |
![]() ![]() |
![]() | |
頸康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0510 |
【規 格】 | 每粒裝0.3g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何首烏杜仲鹿銜草骨碎補(燙)鉤藤葛根三七萊菔子(炒)輔料為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4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於所致的頸椎病,證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
![]() ![]() |
![]() |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20161 |
【規 格】 | 5mg(以C20H25N2O5Cl計)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苯磺酸氨氯地平 |
【用法用量】 | |
【功能主治】 | 1、高血壓 本品適用于高血壓的治療?蓡为殤没蚺c其他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 2、冠心。–AD) 慢性穩定性心絞痛 本品適用于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對癥治療?蓡为殤没蚺c其他抗心絞痛藥物聯合應用。 |
![]() ![]() |
![]() | |
芎菊上清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3021220 |
【規 格】 | 片芯重0.3克 |
【主要成份】 | 川芎、菊花、黃芩、梔子、蔓荊子(炒)、黃連、薄荷、連翹、荊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風、甘草、白芷 |
【用法用量】 | 一次4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表,散風止痛。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惡風身熱,偏正頭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
![]() ![]() |
![]() | |
甲磺酸培氟沙星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10950195 |
【規 格】 | 0.2g(按C17H20FN3O3計算) |
【主要成份】 | |
【用法用量】 | |
【功能主治】 | 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婦科、生殖系統感染;腹部和肝、膽系統感染;骨和關節感染;皮膚感染;敗血癥和心內膜炎;腦膜炎。 |
![]() ![]() |
![]() | |
阿莫西林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15020822 |
【規 格】 | 0.25g(按C16H19N3O5S計) |
【主要成份】 | 阿莫西林 |
【用法用量】 | 成人一次0.5g(2粒),每6~8小時1次 |
【功能主治】 | 阿莫西林適用于敏感菌(不產β內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4.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單純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療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阿莫西林亦可與克拉霉素、蘭索拉唑三聯用藥**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道潰瘍復發率。 |
![]() ![]() |
![]() | |
清熱解毒口服液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2039 |
【規 格】 | 每支裝10ml |
【主要成份】 | 石膏,金銀花,玄參,地黃,連翹,梔子,甜地丁,黃芩,龍膽,板藍根,知母,麥冬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兒童酌減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口服液,中成藥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熱毒壅盛所致發熱面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等癥;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冠脈寧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325 |
【規 格】 | 18片*2板 |
【主要成份】 | |
【用法用量】 |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寧、舌質紫暗、脈沉弦為主癥的冠心病、心絞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
![]() ![]() |
![]() | |
阿莫西林膠囊24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123014 |
【規 格】 | 0.5g |
【主要成份】 | 阿莫西林 |
【用法用量】 | 成人一次0.5g(1粒),6~8小時1次,日劑量不超過4g(8粒)小兒一日劑量按體重20~40mg/kg,每8小時一次3個月以下的嬰兒一日劑量按體重30mg/kg,每12小時一次其余詳見說明書 |
【功能主治】 | 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腸埃希菌、奇藝變形桿菌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指的皮膚軟組織感染。4.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吉信單純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療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阿莫西林亦可與克拉霉素、纜索拉唑三聯用藥**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潰瘍復發率. |
![]() ![]() |
![]() | |
復方黃連素片40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847 |
【規 格】 | 每片含鹽酸小檗堿30mg |
【主要成份】 | 鹽酸小檗堿木香吳茱萸白芍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燥濕,行氣止痛,止痢止瀉。用于大腸濕熱,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肛門灼熱;腸炎、痢疾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羚羊感冒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1584 |
【規 格】 | 10片*3板/盒 |
【主要成份】 | 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銀花,荊芥,連翹,淡竹葉,桔梗。薄荷素油,甘草輔料為玉米淀粉蔗糖滑石粉硬脂酸鎂明膠川蠟色素。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用于流行性感冒,癥見發熱惡風、頭痛頭暈、咳嗽、胸悶、咽炎腫痛 |
![]() ![]() |
![]() | |
三腎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5673 |
【規 格】 | 每袋裝4.5g(每100丸重6g) |
【主要成份】 | 鹿腎(滑石粉燙)狗腎(滑石粉燙)驢腎(滑石粉燙)仙茅、附子(制)肉桂淫羊藿(羊油炙)木瓜牡丹皮、山藥(麩炒)、山茱萸、白術(土炒)、茯苓、小茴香(鹽炙)、甘草(蜜炙)、陳皮、楮實子(鹽炙)、覆盆子、續斷、當歸、川芎、地黃、熟地黃、葫蘆巴(鹽炙)、肉蓯蓉、鎖陽、巴戟天、補骨脂(鹽炙)、黃芪(蜜炙)、枸杞子、天冬、麥冬、牛膝、杜仲(鹽炙)、菟絲子、人參、鹿茸(酥油炙)、海馬(酥油炙)、蛤蚧(酥油炙) |
【用法用量】 | 一次4.5g-9.0g,一日2次,淡鹽水送下 |
【功能主治】 | 補腎填精,濕壯元陽。用于腎精虧損,元陽不足所致的陽痿滑精,腰膝酸冷,氣短神疲 |
![]() ![]() |
![]() | |
七鞭回春樂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92 |
【規 格】 | 16粒*2板 |
【主要成份】 | 鹿腎(制)、羊腎(制)、驢腎(制)、刺猬皮(制)、貂腎(制)、枸杞子、狗腎(制)、山藥、牛腎(制)、制何首烏、馬腎(制)。 |
【用法用量】 | 一次3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痿,滑精早泄,性功能減退 |
![]() ![]() |
![]() | |
前列舒樂軟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066 |
【規 格】 | 每粒裝0.6g |
【主要成份】 | 淫羊藿、黃芪、蒲黃、車前草、川牛膝 |
【用法用量】 | 一次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益氣,化瘀通淋。用于腎脾雙虛,氣滯血瘀,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面色晃白,神疲乏力,腰膝疲軟無力,小腹墜脹,小便不爽,點滴不出,或尿頻、尿急、尿道澀痛 |
![]() ![]() |
![]() | |
根痛平膠囊11*4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355 |
【規 格】 | 每粒裝0.3克 |
【主要成份】 | 白芍、葛要、桃仁(燀)、紅花、乳香(醋炙)、沒藥(醋炙)、續斷、狗脊(燙)、伸筋草、牛膝、地黃、甘草。 |
【用法用量】 | 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阻絡所致頸椎病,癥見肩頸疼痛、活動受限、上肢麻木等 |
![]() ![]() |
![]() | |
鼻舒適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4021865 |
【規 格】 | 12片/板,3板/盒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野菊花、鵝不食草、白芷、防風、墨旱蓮、白芍、膽南星、蒺藜、甘草、撲爾敏。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消炎,通竅。用于治療慢性鼻炎引起噴嚏、流涕、鼻塞、頭痛,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 |
![]() ![]() |
![]() | |
通竅鼻炎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4123 |
【規 格】 | 每基片重0.3g |
【主要成份】 | 炒蒼耳子防風黃氏白芷辛夷炒白術薄荷輔料為淀粉羧甲基淀粉鈉乙醇硬脂酸鎂蔗糖明膠滑石粉早白蠟 |
【用法用量】 | 一次5-7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集安上述證候者 |
![]() ![]() |
![]() | |
參術兒康糖漿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6920 |
【規 格】 | 每瓶裝10毫升,100毫升 |
【主要成份】 | 麩炒白術、茯苓、制何首烏、六神曲(炒)、當歸、炒山楂、炒白扁豆、山藥(炒)、炙黃芪、炒麥芽、桔梗、遠志、陳皮、甘草、蜂王漿。輔料為:蔗糖、桔子香精、苯甲酸鈉。 |
【用法用量】 | 詳見說明書 |
【功能主治】 | 健脾和胃,益氣養血。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小兒疳積,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多汗及營養不良性貧血。 |
![]() ![]() |
![]() | |
腰息痛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412 |
【規 格】 | 10粒*3板 |
【主要成份】 | 白芷、草烏(制)、獨活、續斷、牛膝、三七、防風、威靈仙、秦艽、川加皮、防己、海風藤、杜仲、土萆薢、何首烏、桑寄生、當歸、骨碎補、紅花、千年健、赤芍、桂枝、撲熱息痛 |
【用法用量】 | 一次2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絡,祛瘀止痛,活血驅風。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頸椎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 |
![]() ![]() |
![]() | |
糖尿樂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438 |
【規 格】 | 25片/板*3小盒*120中盒 |
【主要成份】 | 由天花粉、紅參、山藥、黃芪、地黃、枸杞、知母、山茱萸、葛根、五味子、天冬、茯苓、雞內金(炒)組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日。 |
【功能主治】 | 具有滋陰補腎,益氣潤肺,和胃生津,調節代謝機能的作用。用于消渴癥引起的多食、多飲、多尿、四肢無力等癥,降低血糖、尿糖。 |
![]() ![]() |
![]() | |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2023088 |
【規 格】 | 25mg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雙氯芬酸鈉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①關節炎,一日75~150mg,分3次服,療效滿意后可逐漸減量;②急性疼痛:首次50mg,以后25~50mg,每6~8小時1次。(2)小兒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為3.0mg/kg,分3次服。 |
【功能主治】 | 用于:①緩解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關節炎的關節腫痛癥狀;②治療非關節性的**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等;③急性的輕、中度疼痛如:手術后、創傷后、勞損后、痛經、牙痛、頭痛等;④對成人和兒童的發熱有解熱作用。 |
![]() ![]() |
![]() | |
暖胃舒樂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5375 |
【規 格】 | 15片*3板*360盒 |
【主要成份】 | 黃芪、白芍、丹參、延胡索、雞矢藤、大紅袍、白及、炮姜、肉桂、砂仁、五倍子、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活血,止痛生肌。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癥見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 |
![]() ![]() |
![]() | |
腦塞通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848 |
【規 格】 | 6丸*1板 |
【主要成份】 | 干漆(炭)、紅參、黃芪、牛膝、天花粉、土鱉蟲、牡丹皮、大黃、吳茱萸(鹽)、桃仁、玄明粉、川芎、葶藶子、地龍、列當(酒)、地黃、水蛭(燙)、肉桂、茯苓、琥珀、朱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益氣養陰,用于腦血栓,腦瘀血后遺癥,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 |
![]() ![]() |
![]() | |
復方氨酚烷胺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3023490 |
【規 格】 | 8片*2板 |
【主要成份】 | 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250毫克,鹽酸金剛烷胺100毫克,人工牛黃1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2毫克。輔料為: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緩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 |
![]() ![]() |
![]() | |
肺寧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001 |
【規 格】 | 15片*3板*360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分為返魂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祛痰,鎮咳平喘。用于肺內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
![]() ![]() |
![]() | |
二甲雙胍格列本脲片Ⅰ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0457 |
【規 格】 | 9片*3板*360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片含格列本脲1.25mg,鹽酸二甲雙胍250mg。 |
【用法用量】 | 口服,就餐時服用。 |
【功能主治】 | 對于飲食控制和運動加服二甲雙胍或磺酰脲類藥物,未能滿意控制血糖水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作為二線治療藥物。 |
![]() ![]() |
![]() | |
蕩石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560 |
【規 格】 | 18片*3板*2小盒*180中盒 |
【主要成份】 | 苘麻子、石韋、海浮石、蛤殼、茯苓、小薊、玄明粉、牛膝、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水,通淋石。用于腎結石,輸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統結石。 |
![]() ![]() |
![]() | |
大敗毒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88 |
【規 格】 | 14粒*3板 |
【主要成份】 | 大黃、蒲公英、陳皮、木鱉子、白芷、天花粉、金銀花、黃柏、乳香、當歸、赤芍、甘草、蛇蛻、干蟾、蜈蚣、全蝎、芒硝、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 |
【功能主治】 | 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
![]() ![]() |
![]() | |
復方魚腥草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5021005 |
【規 格】 | 10片/板*4板/盒 |
【主要成份】 | 魚腥草黃芩板藍根連翹金銀花輔料為淀粉糊精硬脂酸鎂 |
【用法用量】 | 一次4~6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急喉痹、急乳娥,證件眼部紅腫、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羅紅霉素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10970206 |
【規 格】 | 12粒/板*2板/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羅紅霉素,其化學名稱為9-[0-[(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肟]紅霉素C41H76N2O15分子量:837.03輔料:淀粉 |
【用法用量】 | 空服口服一般療程為5-12日成人一次150mg,一日2次;也可一次300mg一日1次兒童一次按體重2.5mg-5mg/k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體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和宮頸眼;感冒細菌引起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
![]() ![]() |
![]() | |
布洛芬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14020652 |
【規 格】 | 12片/板*2板/盒 |
【主要成份】 | 主要成分為布洛芬0.2克輔料淀粉糊精蔗糖羧甲淀粉鈉微晶纖維素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鎂 |
【用法用量】 | 一次1片,一日最多不超過4次 |
【功能主治】 | 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乳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 |
![]() ![]() |
![]() | |
腰息痛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962 |
【規 格】 | 每粒裝0.37g(含撲熱息痛0.1g) |
【主要成份】 | 白芷、草烏(制)、獨活、續斷、牛膝、三七、防風、威靈仙、秦艽、川加皮、防己、海風藤、杜仲、土萆薢、何首烏、桑寄生、當歸、骨碎補、紅花、千年健、赤芍、桂枝、撲熱息痛 |
【用法用量】 | 一次2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絡,祛瘀止痛,活血祛風。用于風濕性感戒煙,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頸椎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 |
![]() ![]() |
![]() | |
散寒活絡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5420 |
【規 格】 | 每丸重9g |
【主要成份】 | 烏梢蛇、土鱉蟲、地龍、獨活、羌活、荊芥、制川烏、制草烏、威靈仙、防風、香附(醋制)、桂枝。輔料為蜂蜜 |
【用法用量】 | 一次1丸,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用于風寒濕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難。 |
![]() ![]() |
![]() | |
糖尿樂片(萬德制藥)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438 |
【規 格】 | 每片重0.62g |
【主要成份】 | 天花粉、紅參、山藥、黃芪、地黃、枸杞、知母、山茱萸、葛根、五味子、天冬、茯苓、雞內金(炒) |
【用法用量】 | 一次1-2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補腎,益氣潤肺,和胃生津、調節代謝機能。用于消渴癥引起的多食、多飲、多尿,四肢無力等癥,降低血糖、尿糖 |
![]() ![]() |
![]() | |
解郁安神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3537 |
【規 格】 | 5g*6袋 |
【主要成份】 | 柴胡,大棗,石菖蒲,姜半夏,炒白術,浮小麥,制遠志,炙甘草,炒梔子,百合,膽南星,郁金,龍齒,炒酸棗仁,茯苓,當歸。 |
【用法用量】 | 詳見說明書 |
【功能主治】 | 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暢,肝郁氣滯所致的失眠,心煩,焦慮,健忘;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益氣養血口服液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3013 |
【規 格】 | 每支裝10ml |
【主要成份】 | 人參,黃芪,黨參,麥冬,當歸,白術(炒),地黃,制何首烏,五味子,陳皮,地骨皮,鹿茸,淫羊藿輔料蔗糖蜂蜜橘子香精羥苯乙脂 |
【用法用量】 | 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益氣養血。用于氣血不足所致的氣短心悸、面色不華、體虛乏力 |
![]() ![]() |
![]() | |
羅紅霉素分散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64183 |
【規 格】 | 12片*2板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分為羅紅霉素 |
【用法用量】 | 空腹口服,一般療程為5~12日。成人一次150mg,一日2次;也可一次300mg,一日1次。兒童一次按體重2.5~5mg/k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本品適用于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體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和宮頸炎;敏感細菌引起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
![]() ![]() |
![]() | |
防風通圣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1495 |
【規 格】 | 6g*9袋 |
【主要成份】 | 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術(炒)。輔料為蔗糖。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 |
![]() ![]() |
![]() | |
茶堿緩釋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2022149 |
【規 格】 | 32片/盒 |
【主要成份】 | 茶堿 |
【用法用量】 | 口服。本品不可咀嚼或壓碎,只能沿劃痕掰開本品。 用藥劑量必須個體化,按患者癥狀和肺功能加以調整。對病情穩定的或非急性哮喘狀態的病人,起始劑量為0.4g,一天1次,晚間用100ml開水送服。根據療效、血藥濃度及病人對藥物耐受情況調整劑量,可以每隔3天增加0.2g,最大劑量每日不超過0.9g,分二次使用。 如果不能測量血藥濃度,但臨床反應滿意,則應保持每日總量。 |
【功能主治】 | 用于緩解和(或)預防成人和12歲以上小兒的支氣管哮喘癥狀和伴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可逆性支氣管痙攣。 |
![]() ![]() |
![]() | |
參梅養胃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337 |
【規 格】 | 16g*7袋 |
【主要成份】 | 由北沙參、山楂、烏梅、紅花、莪術、土木香、蒲公英、丹參、甘草、白芍、當歸組成。 |
【用法用量】 | 飯前溫開水沖服。一次16g,一日3~4次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具有養陰和胃的功效。用于胃痛灼熱,嘈雜似饑,口咽干燥,大便干結;淺表性胃炎,胃陰不足型慢性胃炎及**胃部不適癥。 |
![]() ![]() |
![]() |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66770 |
【規 格】 | 48片/盒 |
【主要成份】 |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用法用量】 | 通?诜鹗紕┝繛5mg,每日一次,最大不超過10mg,每日一次。瘦小者、體質虛弱者、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損者從2.5mg,每日一次開始用藥;合用其它抗高血壓藥者也從此劑量開始用藥。用藥劑量根據個體需要進行調整,調整期應不少于7-14天,以便醫生充分評估患者對該劑量的反應。但在臨床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加快調整速度。治療心絞痛的推薦劑量是5-10mg,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損者需減量。 |
【功能主治】 | (1)高血壓(單獨或與其他藥物合并使用)。(2)心絞痛:尤其自發性心絞痛(單獨或與其他藥物合并使用)。 |
![]() ![]() |
![]() | |
柏子養心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1567 |
【規 格】 | 6g*9袋 |
【主要成份】 | 柏子仁、黨參、炙黃芪、川芎、當歸、茯苓、制遠志、酸棗仁、肉桂、醋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輔料為:蜂蜜。 |
【用法用量】 |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氣,養血,安神。用于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 |
![]() ![]() |
![]() | |
安絡痛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6225 |
【規 格】 | 9片*3板 |
【主要成份】 | 安絡小皮傘菌(及其培養基)、乙醇提限物(按干燥品計算)、安絡小皮傘菌(及其培養基)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片,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通經活絡,活血止痛。用于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痛等。 |
![]() ![]() |
![]() | |
香砂養胃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1587 |
【規 格】 | 6g*9袋 |
【主要成份】 | 白術、陳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實(炒)、豆蔻(去殼)、厚樸(姜制)、廣藿香、甘草、木香、砂仁。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溫中和胃。用于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癥見胃痛隱隱、脘悶不舒、嘔吐酸水、嘈雜不適、不思飲食、四肢倦怠。 |
![]() ![]() |
![]() | |
舒肝健胃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1528 |
【規 格】 | 6g*9袋 |
【主要成份】 | 厚樸(姜制)、香附(醋制)、白芍(麩炒)、柴胡(醋制)、青皮(醋炒)、香櫞、陳皮、檀香、豆蔻、枳殼、雞內金(炒)、檳榔、延胡索(醋炒)、五靈脂(醋制)、牽牛子(炒)。輔料為滑石粉、桃膠。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疏肝開郁,導滯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
![]() ![]() |
![]() | |
腦塞通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848 |
【規 格】 | 6丸*1板 |
【主要成份】 | 干漆(炭)、紅參、黃芪、牛膝、天花粉、土鱉蟲、牡丹皮、大黃、吳茱萸(鹽)、桃仁、玄明粉、川芎、葶藶子、地龍、列當(酒)、地黃、水蛭(燙)、肉桂、茯苓、琥珀、朱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益氣養陰,用于腦血栓,腦瘀血后遺癥,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 |
![]() ![]() |
![]() | |
木香順氣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1021571 |
【規 格】 | 6g*9袋 |
【主要成份】 | 木香、檳榔、香附(醋制)、厚樸(制)、枳殼(炒)、蒼術(炒)、砂仁、陳皮、青皮(炒)、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脹痛,惡心,噯氣。 |
![]() ![]() |
![]() | |
補金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1815 |
【規 格】 | 每片0.25g |
【主要成份】 | 陳皮、哈螟油、鹿角膠、烏梢蛇(去頭,炒)、紫河車、雞蛋黃油、桔梗、龜甲膠、百部、浙貝母、紅參、白及、黃精、茯苓、蛤蚧(去頭、足)、麥冬、核桃仁、當歸、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6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益肺,健脾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緩解期。 |
![]() ![]() |
![]() | |
銀花感冒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227 |
【規 格】 | 20g*8袋 |
【主要成份】 | 金銀花200g、連翹、200g、防風、200g、桔梗、200g、甘草、100g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3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表,利咽。用于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 |
![]() ![]() |
![]() | |
炎立消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1825 |
【規 格】 | 20片*2板 |
【主要成份】 | 丁香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痢、腸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慢性扁桃體炎等細菌感染性疾病。 |
![]() ![]() |
![]() | |
醒腦再造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940 |
【規 格】 | 9g*6丸 |
【主要成份】 | 黃芪、淫羊藿、石草蒲、紅參、當歸、地龍、三七、紅花、粉防已、赤芍、桃仁、石決明、天麻、仙鶴草、槐花、白術、膽南星、葛根、玄參、黃連、連翹、澤瀉、川芎、枸杞子、全蝎(去鉤)、制何首烏、決明子、沉香、白附子、細辛、木香、僵蠶、豬牙皂、冰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月2~3次。 |
【功能主治】 | 化痰醒腦,祛風活絡。用于神志不清,語言蹇澀,腎虛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 |
![]() ![]() |
![]() | |
遼源七厘散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017 |
【規 格】 | 5g*8包 |
【主要成份】 | 血竭、紅花、三七、當歸、乳香、沒藥、土鱉蟲、方海、骨碎補(燙,去毛、大黃、兒茶、降香、冰片、 |
【用法用量】 | 口服,黃酒為引,一次1包,一日2次!⊥庥靡园拙普{敷患處(破傷處不用)。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瘀血內停,扭腰岔氣,紅腫作痛。 |
![]() ![]() |
![]() | |
暖宮孕子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488 |
【規 格】 | 36丸*2板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香附、當歸、川芎、白芍、阿膠、艾葉、杜仲、續斷、黃芩、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養血,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用于血虛氣滯,腰酸疼痛,經水不調,赤白帶下,子宮寒冷,久不受孕等癥。 |
![]() ![]() |
![]() | |
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14023383 |
【規 格】 | 對乙酰氨基酚0.125克,人工牛黃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0.5毫克。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每袋含對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黃5毫克。輔料為:蔗糖 |
【用法用量】 | 1-3歲0.5-1袋,4-6歲1-1.5袋,7-9歲1.5-2袋,10-12歲2-2.5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緩解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 |
![]() ![]() |
![]() | |
雙黃消炎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340 |
【規 格】 | 每片重0.4g |
【主要成份】 | 三顆針、黃芩。 |
【用法用量】 | 一次3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消炎,用于咽喉疼,腹瀉,痢疾慢性痢疾 |
![]() ![]() |
![]() | |
蒲公英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5021011 |
【規 格】 | 每片含干浸膏0.3g |
【主要成份】 | 蒲公英,輔料為淀粉,糊精,硬脂酸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5片,一日4次 |
【功能主治】 | 蒲公英片,清熱解毒。用于咽喉腫痛(急性扁桃體炎),瘡癤。 |
![]() ![]() |
![]() | |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45944 |
【規 格】 | 20mg |
【主要成份】 | 奧美拉唑腸 |
【用法用量】 | 口服,不可咀嚼。 消化性胃潰瘍:一次20mg(一次1粒),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潰瘍療程通常為4~8周,十二指腸潰瘍療程通常2~4周。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綜合征(胃泌素瘤)。 |
![]() ![]() |
![]() | |
痔速寧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211 |
【規 格】 | 14片*2板 |
【主要成份】 | 白蘞、槐花、五倍子、黑豆、豬膽膏(相當與膽汁)。 |
【用法用量】 | 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止血,行氣散瘀。用于內痔、外痔、混合痔、內外痔血栓 |
![]() ![]() |
![]() | |
六味地黃膠囊鐵盒120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955 |
【規 格】 | 每粒裝0.3g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
【用法用量】 | 一次1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
![]() ![]() |
![]() | |
前列舒樂膠囊90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158 |
【規 格】 | 每粒裝0.3g |
【主要成份】 | 淫羊藿、黃芪、蒲黃、車前草、川牛膝 |
【用法用量】 | 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益氣,化瘀通淋。用于腎脾雙虛,氣滯血瘀,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面色晃白,神疲乏力,腰膝疲軟無力,小腹墜脹,小便不爽,點滴不出,或尿頻、尿急、尿道澀痛 |
![]() ![]() |
![]() | |
抗骨增生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692 |
【規 格】 | 糖衣片規格:;每片重0.26g(薄膜衣片)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鹿銜草、骨碎補(燙)、雞血藤、肉蓯蓉、淫羊藿、萊菔子(炒)。 |
【用法用量】 | 一次4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大骨節病 |
![]() ![]() |
![]() | |
根痛平膠囊10*5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355 |
【規 格】 | 每粒裝0.3克 |
【主要成份】 | 白芍、葛要、桃仁(燀)、紅花、乳香(醋炙)、沒藥(醋炙)、續斷、狗脊(燙)、伸筋草、牛膝、地黃、甘草。 |
【用法用量】 | 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阻絡所致頸椎病,癥見肩頸疼痛、活動受限、上肢麻木等 |
![]() ![]() |
![]() | |
歸龍筋骨寧片10*3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6139 |
【規 格】 | 片芯重0.25g |
【主要成份】 | 穿山龍、當歸、炒桃仁桂枝、千年健、草烏(制)、威靈仙、丹參、地楓皮乳香(炒)蒼術(炒)、川牛膝甘草桃仁(炒)、紅花、馬錢子粉輔料為硬脂酸鎂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2片,一日1-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
![]() ![]() |
![]() | |
歸龍筋骨寧片10*2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26139 |
【規 格】 | 片芯重0.25g |
【主要成份】 | 穿山龍、當歸、炒桃仁桂枝、千年健、草烏(制)、威靈仙、丹參、地楓皮乳香(炒)蒼術(炒)、川牛膝甘草桃仁(炒)、紅花、馬錢子粉輔料為硬脂酸鎂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2片,一日1-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
![]() ![]() |
![]() | |
舒筋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1706 |
【規 格】 | 每丸重3g |
【主要成份】 | 馬錢子粉,麻黃,獨活,羌活,桂枝,甘草,千年健,牛膝,乳香(醋制),木瓜,沒藥(醋制),防風,杜仲(鹽制),地楓皮,續斷。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用于風寒濕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艱難 |
![]() ![]() |
![]() | |
追風舒經活血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978 |
【規 格】 | 16粒/2板 |
【主要成份】 | 由馬錢子粉、麻黃膏粉、桂枝、乳香(炒)、木瓜、羌活、地楓皮、沒藥(炒)、獨活、千年健、防風、自然銅(煅)、杜仲(炭)、川牛膝、甘草 |
【用法用量】 | 一次3片,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風驅寒。用于風寒串入經絡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麻木 |
![]() ![]() |
![]() | |
二甲雙胍格列本脲片Ⅰ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0457 |
【規 格】 | 每片含:鹽酸二甲雙胍250mg與格列本脲1.25mg。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每片含格列本脲1.25mg,鹽酸二甲雙胍250mg。 |
【用法用量】 | 一次1-2片,一天1-2次 |
【功能主治】 | 1、用于單純飲食控制和/或運動療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 2、可作為單用磺酰脲類或鹽酸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水平未得到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二線用藥 |
![]() ![]() |
![]() | |
理氣舒心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971 |
【規 格】 | 12片/板,3板/盒 |
【主要成份】 | 當歸、沉香、茯苓、木香、香附(醋制)、姜黃、莪術(醋制)、蒲黃、佛手、五靈脂、陳皮、枳實(炒)、青皮(醋制)、枳殼(炒)、麥芽(炒)、香櫞、三棱(醋制)、丹參。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解肝郁,行氣滯,袪胸痹。用于氣滯血瘀癥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氣短腹脹,胸悶心悸 |
![]() ![]() |
![]() | |
安神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812 |
【規 格】 | 每粒裝0.25g |
【主要成份】 | 炒酸棗仁川芎知母麥冬制何首烏五味子丹參茯苓 |
【用法用量】 | 一次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補血滋陰,養心安神,用語音血不足,失眠多夢,心悸不寧,五心煩熱,盜汗耳鳴 |
![]() ![]() |
![]() | |
宮炎康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323 |
【規 格】 | 每袋裝9g |
【主要成份】 | 當歸赤芍北敗醬香附(醋制)炮姜澤蘭川芎紅花柴胡海藻車前子(鹽炙)延胡索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8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用于慢性盆腔炎 |
![]() ![]() |
![]() | |
鹿胎膏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058 |
【規 格】 | 每塊重10g |
【主要成份】 | 紅參、當歸、益母草、熟地黃、丹參、香附(醋制)、龜甲、地骨皮、延胡索(醋制)、萊菔子(炒)、白術(麩炒)、肉桂、木香、赤芍、甘草、小茴香(鹽制)、續斷、蒲黃、川芎、牛膝、鹿茸(去毛)、茯苓、鹿胎粉(或仔鹿粉)、阿膠。輔料為:紅糖。 |
【用法用量】 | 一次10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補氣養血,調經散寒。用于氣血不足,虛弱消瘦,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寒濕帶下 |
![]() ![]() |
![]() | |
蕁麻疹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3016 |
【規 格】 | 8袋一盒 |
【主要成份】 | 白芷防風白蘚皮薄荷川芎三棵針赤芍威靈仙土茯苓荊芥亞麻子黃芩升麻苦參紅花何首烏蒺藜(炒)菊花當歸輔料為無 |
【用法用量】 | 一次10克,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祛風,除濕止癢。用于風,濕,熱而致的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 |
![]() ![]() |
![]() | |
康樂鼻炎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777 |
【規 格】 | 每基片重0.3g(含馬來酸氯苯那敏0.66mg)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辛夷、白芷、麻黃、穿心蓮、黃芩、防風、廣藿香、牡丹皮、薄荷腦、馬來酸氯苯那敏。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疏風清熱,活血驅瘀,祛濕通竅。用于外感風邪、膽經郁熱、脾胃濕熱而至的傷風鼻塞、鼻窒、鼻淵。 |
![]() ![]() |
![]() | |
通竅鼻炎片15*2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438 |
【規 格】 | 每片重0.3g(相當于飲片1.1g)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炒),防風,黃芪,白芷,辛夷,白術(炒),薄荷輔料為淀粉 |
【用法用量】 | 一次5-7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集安上述證候者 |
![]() ![]() |
![]() | |
鼻淵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4021842 |
【規 格】 | 每片重0.25g |
【主要成份】 | 蒼耳子辛夷金銀花茜草野菊花 |
【用法用量】 | 一次6-8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宣肺,清熱解毒,通竅止痛。用于鼻塞鼻淵,通氣不暢,流涕黃濁,嗅覺不靈,頭痛,眉棱骨痛 |
![]() ![]() |
![]() | |
鹽酸左氧氟沙星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2012 |
【規 格】 | 0.2g*15片 |
【主要成份】 | 本品產要成份為鹽酸左氧氟沙星 |
【用法用量】 | 詳見說明書 |
【功能主治】 | 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細菌性發作、復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非復雜性皮膚及皮膚軟組織感染、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復雜性尿路感染。吉信腎盂腎炎、非復雜性尿路感染 |
![]() ![]() |
![]() | |
感冒軟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804 |
【規 格】 | 20粒/板*1板 |
【主要成份】 | 羌活、麻黃、桂枝、荊芥穗、防風、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當歸、黃芩、桔梗。輔料為大豆色拉油 |
【用法用量】 | 一次2-4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散風解熱、用于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疼發熱,鼻塞流涕,惡寒無汗,骨節酸痛,咽喉腫痛。 |
![]() ![]() |
![]() | |
復方魚腥草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44021870 |
【規 格】 | 30片裝 |
【主要成份】 | 魚腥草黃芩板藍根連翹金銀花輔料為淀粉糊精硬脂酸鎂 |
【用法用量】 | 一次4~6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急喉痹、急乳娥,證件眼部紅腫、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阿莫西林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2023191 |
【規 格】 | 10粒/板*4板/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阿莫西林其他詳見說明書 |
【用法用量】 | 成人一次0.5g,6~8小時1次,日劑量不超過4g |
【功能主治】 | 1.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腸埃希菌、奇藝變形桿菌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指的皮膚軟組織感染。4.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吉信單純性淋病。6.本品尚可用于治療傷寒、傷寒帶菌者及鉤端螺旋體;阿莫西林亦可與克拉霉素、纜索拉唑三聯用藥**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潰瘍復發率. |
![]() ![]() |
![]() | |
三七傷藥片14*3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756 |
【規 格】 | 片心重0.3g |
【主要成份】 | 三七、制草烏、雪上一枝蒿、冰片、骨碎補、紅花、接骨木、赤芍 |
【用法用量】 | 一次3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遇阻,關節痹痛;急慢性扭挫傷,神經痛 |
![]() ![]() |
![]() | |
糖尿樂片16*3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438 |
【規 格】 | 每片重0.62g |
【主要成份】 | 天花粉、紅參、山藥、黃芪、地黃、枸杞、知母、山茱萸、葛根、五味子、天冬、茯苓、雞內金(炒) |
【用法用量】 | 一次1-2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補腎,益氣潤肺,和胃生津、調節代謝機能。用于消渴癥引起的多食、多飲、多尿,四肢無力等癥,降低血糖、尿糖 |
![]() ![]() |
![]() | |
盆炎凈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0314 |
【規 格】 | 每粒裝0.40g |
【主要成份】 | 忍冬藤、薄公英、雞血藤、益母草、狗脊、車前草、赤芍、川芎。 |
【用法用量】 | 一次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活血通絡,調經止帶。用于濕熱下注,白帶過多,盆腔炎見上述證候者 |
![]() ![]() |
![]() | |
消糜陰道泡騰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0769 |
【規 格】 | 每片重2.3g |
【主要成份】 | 人參莖葉總皂苷、紫草、黃柏、苦參、枯礬、冰片、兒茶。 |
【用法用量】 | 陰道給藥一次1片一日一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去腐生肌。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癥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腥臭、陰部瘙癢;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宮頸糜爛 |
![]() ![]() |
![]() | |
腦塞通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848 |
【規 格】 | 每丸重7.5g |
【主要成份】 | 干漆(炭)、紅參、黃芪、牛膝、天花粉、土鱉蟲、牡丹皮、大黃、吳茱萸(鹽)、桃仁、玄明粉、川芎、葶藶子、地龍、列當(酒)、地黃、水蛭(燙)、肉桂、茯苓、琥珀、朱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益氣養陰,用于腦血栓,腦瘀血后遺癥,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 |
![]() ![]() |
![]() | |
脂脈康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715 |
【規 格】 | 10粒*4板/盒 |
【主要成份】 | 由普洱茶、刺五加、山楂、萊菔子、荷葉、葛根、菊花、黃芪、黃精、何首烏、茺蔚子、杜仲、大黃(酒制)、三七、槐花、桑寄生組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具有消食,降脂,通血脈,益氣血的功效。用于瘀濁內阻、氣血不足所致的動脈硬化癥,高脂血癥。 |
![]() ![]() |
![]() | |
胃痛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63812 |
【規 格】 | 3g*4袋 |
【主要成份】 | 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醋炒)、姜半夏、香附(醋炒)、枳殼(麩炒)、延胡索(醋炒)、五靈脂(醋炒)、當歸、紅花、六神曲(炒)、砂仁、豆蔻、豬牙皂、烏藥、高良姜、肉桂。輔料為百草霜、蜂蜜。 |
【用法用量】 | 姜水、紅糖水或溫開水送服,一次60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肝和胃,理氣止痛。用于胃部疼痛,肝郁氣滯,胸脅脹滿,惡心嘔吐。 |
![]() ![]() |
![]() | |
頭風痛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152 |
【規 格】 | 6g*6袋 |
【主要成份】 | 白芷、川芎、綠茶、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止痛。用于偏頭痛,眉棱骨痛,額竇炎。 |
![]() ![]() |
![]() | |
替米沙坦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1438 |
【規 格】 | 48片/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分為替米沙坦,其化學名稱:4’-[(1,4’-二甲基-2’-丙基[2,6’-二-1H-苯并咪唑]-1’-基)-甲基]-[1,1’-二聯苯基]-2-羧酸。 |
【用法用量】 | 成人:應個體化給藥。常用初始劑量為每次一片(40mg),每日一次。在20~80mg的劑量范圍內,替米沙坦的降壓療效與劑量有關。若用藥后未達到理想血壓可加大劑量,最大劑量為80mg,每日1次。本品可與噻嗪類利尿藥如氫氯噻嗪合用,此類利尿藥與本品有協同降壓作用。因替米沙坦在療程開始后四至八周本品才能發揮最大藥效,因此若欲加大藥物劑量時,應對此予以考慮。 |
【功能主治】 | 用于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
![]() ![]() |
![]() | |
山防感冒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5602 |
【規 格】 | 15g*9袋 |
【主要成份】 | 金銀花、防風、山楂、生姜、對乙酰氨基酚、蔗糖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5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祛風,解表散寒。用于風寒外感,癥見惡寒無汗,發熱頭痛。 |
![]() ![]() |
![]() | |
腦塞通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4848 |
【規 格】 | 7.5g*8丸 |
【主要成份】 | 干漆(炭)、紅參、黃芪、牛膝、天花粉、土鱉蟲、牡丹皮、大黃、吳茱萸(鹽)、桃仁、玄明粉、川芎、葶藶子、地龍、列當(酒)、地黃、水蛭(燙)、肉桂、茯苓、琥珀、朱砂、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益氣養陰,用于腦血栓,腦瘀血后遺癥,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 |
![]() ![]() |
![]() | |
凈石靈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288 |
【規 格】 | 9片*3板 |
【主要成份】 | 由廣金錢草、黃芪、茯苓、扁蓄、海金沙、淫羊藿、夏枯草、滑石、延胡索醋制、當歸、巴戟天、赤芍、冬葵子、車前子、桃仁、雞內金、甘草組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飯后1小時飲水300-500ml,并做跳躍運動10-15次,體弱者酌減,每次排尿注意結石排除情況。 |
【功能主治】 | 具有補腎,利尿,排石的功效。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以及由結石引起的腎盂積水、尿路感染等。 |
![]() ![]() |
![]() | |
健兒消食口服液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794 |
【規 格】 | 每支10毫升 |
【主要成份】 | 炙黃芪、白術(麩炒)、麥冬、陳皮、萊菔子(炒)、山楂(炒)、黃芩。 |
【用法用量】 | 口服,3歲以內一次5~10毫升,3歲以上一次10~20毫升;一日2次,用時搖勻。 |
【功能主治】 | 健脾益胃,理氣消食。用于小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引起的納呆食少,脘脹腹滿,手足心熱,自汗乏力,大便不調,以至厭食、惡食。 |
![]() ![]() |
![]() | |
活絡消痛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43295 |
【規 格】 | 40片/盒 |
【主要成份】 | 刺五加浸膏、威靈仙、當歸、制川烏、制草烏、竹節香附、丹參、乳香、沒藥、麻黃、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用于風寒濕痹,經絡閉塞,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
![]() ![]() |
![]() | |
感冒解毒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0294 |
【規 格】 | 5g*7袋 |
【主要成份】 | 紫蘇葉、前胡、防風、金銀忍冬葉、連翹、麥冬、板藍根、苦杏仁、羌活、川芎、牛蒡子、陳皮、桑白皮、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10g,一日3次。10歲以下小兒,一次5g |
【功能主治】 |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發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體酸痛等癥,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備藥。 |
![]() ![]() |
![]() | |
穿心蓮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473 |
【規 格】 | 14片/板*3板/盒 |
【主要成份】 | 穿心蓮。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3片(小片),一日3-4次,或一次1-2片(大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邪毒內盛,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
![]() ![]() |
![]() | |
健兒消食口服液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2794 |
【規 格】 | 10毫升*7支 |
【主要成份】 | 炙黃芪、白術(麩炒)、麥冬、陳皮、萊菔子(炒)、山楂(炒)、黃芩。 |
【用法用量】 | 口服,3歲以內一次5~10毫升,3歲以上一次10~20毫升;一日2次,用時搖勻。 |
【功能主治】 | 健脾益胃,理氣消食。用于小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引起的納呆食少,脘脹腹滿,手足心熱,自汗乏力,大便不調,以至厭食、惡食。 |
![]() ![]() |
![]() | |
穿黃清熱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80577 |
【規 格】 | 10粒/板x3板/盒 |
【主要成份】 | 穿黃蓮、一枝黃花等。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3-4粒,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等熱毒壅盛者。 |
![]() ![]() |
![]() | |
柴胡舒肝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3014 |
【規 格】 | 每丸重10克 |
【主要成份】 | 茯苓、枳殼(炒)、豆蔻、白芍(酒炒)、甘草、香附(醋制)、陳皮、桔梗、厚樸(姜制)、山楂(炒)、防風、六神曲(炒)、柴胡、黃芩、薄荷、紫蘇梗、木香、檳榔(炒)、三棱(醋制)、大黃(酒制)、青皮(炒)、當歸、姜半夏、烏藥、莪術(制)。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舒肝理氣,消脹止痛。用于肝氣不舒,胸脅痞悶,食滯不清,嘔吐酸水。 |
![]() ![]() |
![]() | |
小兒咽扁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3021992 |
【規 格】 | 9袋/盒 |
【主要成份】 | 金銀花、射干、金果欖、桔梗、玄參、麥冬、牛黃、冰、片。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歲至二歲一次4克,一日2次;三歲至五歲一次4克,一日3次;六歲至十四歲一次8克,一日2~3次。 |
【功能主治】 | 清熱利咽,解毒止痛。用于肺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咽炎。 |
![]() ![]() |
![]() | |
胃靈顆粒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2025341 |
【規 格】 | 5g*9袋 |
【主要成份】 | 甘草(灸)、白術(炒)、海螵蛸、白芍(炒)、黨參、延胡索。輔料為糊精。 |
【用法用量】 | 開水沖服,一次5克,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健胃和中,制酸,止痛。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泛酸。 |
![]() ![]() |
![]() | |
頭孢拉定干混懸劑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34023172 |
【規 格】 | 0.125g*10袋 |
【主要成份】 | 本品每袋含頭孢拉定0.125克,鋪料為:蔗糖、羧甲基淀粉鈉、食用檸檬黃、糊精、香精。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每6小時一次,感染較嚴重者一次可增至1g,但一日總量不超過4g。小兒常用量:按體重一次6.25~12.5mg/kg,每6小時一次。本品加飲用水至瓶上刻度線后搖勻成混懸液,混懸液室溫貯放,7天內服用完;冰箱內貯放,14天內服用完。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本品為口服制劑,不宜用于嚴重感染。 |
![]() ![]() |
![]() | |
雙唑泰陰道泡騰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7199 |
【規 格】 | 6片裝 |
【主要成份】 | 本品為復方制劑,每片含主要成份甲硝唑0.2克、克霉唑0.16克、醋酸氯己定0.008克。輔料為: |
【用法用量】 | 陰道給藥。將本品置于陰道后穹窿部,一次1片,一日1次。連用7日為一個療程,停藥后第一次月經凈后重復一療程。 |
【功能主治】 | 用于細菌性陰道并念珠菌性外陰陰道并滴蟲性陰道炎以及細菌、真菌、滴蟲混合感染性陰道炎。 |
![]() ![]() |
![]() | |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2020546 |
【規 格】 | 48片/盒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份為:雙氯芬酸鈉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①關節炎,一日75~150mg,分3次服,療效滿意后可逐漸減量;②急性疼痛:首次50mg,以后25~50mg,每6~8小時1次。(2)小兒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為3.0mg/kg,分3次服。 |
【功能主治】 | 用于:①緩解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關節炎的關節腫痛癥狀;②治療非關節性的**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等;③急性的輕、中度疼痛如:手術后、創傷后、勞損后、痛經、牙痛、頭痛等;④對成人和兒童的發熱有解熱作用。 |
![]() ![]() |
![]() | |
暖胃舒樂片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55375 |
【規 格】 | 16片*2板 |
【主要成份】 | 黃芪、白芍、丹參、延胡索、雞矢藤、大紅袍、白及、炮姜、肉桂、砂仁、五倍子、甘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
【功能主治】 | 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活血,止痛生肌。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型慢性胃炎癥見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 |
![]() ![]() |
![]() | |
六味地黃膠囊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19993017 |
【規 格】 | 120粒 |
【主要成份】 | 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粒(0.3克/粒)或一次2粒(0.5克/粒),一日2次。 |
【功能主治】 | 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 |
![]() ![]() |
![]() | |
膽舒滴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Z20090974 |
【規 格】 | 264丸x 1瓶/盒 |
【主要成份】 | 由薄荷素油組成。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1-12丸,一日3次;或遵醫囑。 |
【功能主治】 | 舒肝理氣,利膽。主要用于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及膽結石肝膽郁結,濕熱胃滯癥。 |
![]() ![]() |
公司名稱:吉林省鑫澤源藥業有限公司 | |
聯 系 人:李經理 | 手 機:18743180777 |
電 話:18743180777 | 傳 真:0431-86079200 |
網 址:http://www.jllsk.com/ | 電子郵箱:719687417@qq.com |
聯 系QQ:719687417 | 微 信: |
公司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在線留言............. |
吉林省鑫澤源藥業有限公司產品展臺 技術支持:環球醫藥招商網 (招商頻道-醫藥代理-otc-處方藥) 版權所有,違版必究
免責聲明:環球醫藥網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