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諸多生態影響的情況下,招商企業容易在市場操作層面犯錯,主要有這十種錯誤影響較大;
錯誤一:準入的生態反應滯緩
準入生態是從醫保、基藥的頂層到一省、一市、一地、一院的具體工作,醫保、基藥這是企業綜合實力和戰略要做的,并且,也需要一定合適的產品。但,到地方就完全不同。
“2020帶量采元年”不是白講的,而帶量采現在處于“江湖亂戰”的時候,沒有固定套路可言,你干你的我干我的,這對企業的“準入信息”整理、應對、收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市場目標不清晰,一直放棄&價格擊穿兩種極端。
2、對外信息收集不足,各省最新“帶量采購”中標價格,各市中標價格不能及時收集分析,以至于在量與價的衡量時,沒有有效的價格參照。
3、規則之多容易分析不到位,對于目錄和規則缺乏主動進攻的策略。
錯誤二:市場動態跟不上
市場動態是一地一策的,比如,近期重慶、廣西、四川都在做省增醫保剔除的事宜,那么,接下來全國各省份都會對“省增剔除”有具體文件出臺。
這是一把“雙刃劍”,包括“帶量采”也是,市場永遠是此起彼伏,抓住時機很重要,所以在市場動態上要有專門的人來跟蹤與分析應對。
利好和利空都是相對的,現在醫院這么難進,每一次機會錯過,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多久。
舉例:重慶醫保剔除,他接下來影響的是醫院的使用及品種調整,調整的力度和周期又影響各產品進院的時機,而能否進院又是最后的“臨門一腳”,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要想抓住這個時機,就要掌握這個階段“省增剔除”的生態變動。
錯誤三:策略目標混亂
這種混亂的存在不光是銷售指標上的,盡管2020年外部有諸多影響因素,但是,給予一線的銷售指標幾乎都沒有調整,大部分還是按著原有的機會在執行,同比完成60--80%的大大有人在。
任務指標完不成,就容易急火攻心,市場就想“霸王硬上弓”,不管如何,制定個方案干了再說,也不管這個方案是否理論上行得通,誰權力大誰是爹。
雖然說,現在是抄底的時候,但不是所有的底都好抄。
公里市場難攻,就攻民營和線上,殊不知那是另一套打法,很容易搞“夾生”了,老板發話下邊就得執行,執行下去走不通!!
錯誤四:銷量仍是第一核心
如果,2020年基藥擴圍,從目前的終端執行力度來看,基藥擴圍勢必會帶來醫院品種的大調整。
基藥9.8.6不說給個數字說著玩的,雖然會有執行的過渡期,但是,醫院調整品種的步伐就得“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那就帶來一個問題:
現在進品種成為主要產品的“第一戰略”,一旦基藥擴圍數量比有要求,踢品種成為醫院的階段性目標,那個時候進品種就更難了。
接下來需要“上量”與“進院”兼顧,這里說的是臨床型產品,非渠道與零售端產品。
錯誤五:臨床生態不了解
目前,大部分主任、醫生的收入大幅度減少,臨床合理用藥制約非常多是當下的一個常態,而這個生態的常態化就導致醫院進品種和臨床上量出現問題。
招商基本上就管到代理商一層,全國大大小小的招商企業真正能做到科室、醫生層級的精細化招商寥寥無幾,自我標榜的比較多。
而如果說做精細化招商,還有其他部門的配合,要了解、掌握現在臨床生態的綜合情況,各地不同、各院不同、各科不同。
大部分企業和主管也都在學習,要不怎么DRG和藥物經濟學、合理用藥的線上培訓這么火熱?
現在有很多線上免費課程,各位老板確實可以學習學習。
提兩個具體問題:
1、說明書的應用與作用,說明書與臨床路徑的關系?
2、不同產品的之間說明書的關系,不同產品之間臨床路徑的對照。
錯誤六: 招商經理定位不明確
招商經理是銷售崗,但不代表招商經理什么模式都能做,“部門是個筐”什么產品都往里裝,這也是一部分企業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產品不夠大,夠大了也沒有市場份額。
招商經理負責,發貨、回款、信息收集、招商、學術等等吧,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全才能干的活,說的好聽一些叫一人多能。
這種情況很依托招商經理的個人能力和職業素養,有這種本事的人小企業留不住,大企業也不會這么干,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兼職居多。
普藥、零售、臨床都在一個隊伍里,個人是得到鍛煉,很難形成特別強的攻擊力。
錯誤七:頻繁變動架構
近三年這種情況比較常見,頻繁變動組織架構,這不像是南飛的大雁一會排成一個一字,一會排成一個人字,架構怎么動領導想到哪干到哪。
政策變動可能一個產品就丟了市場(比如:國采,帶量采);價格的變動也改變了產品的市場屬性,有的提價有的降價;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頻率也導致了組織架構的頻繁變動。
這種頻繁的組織構架變動,帶來人事上的頻繁調整,對代理商與企業的協調、溝通變得繁瑣。
組織構架的變動需要盡可能保持代理商工作的銜接。有的干脆就招商變自營了,代理商也是有苦難言。
錯誤八:合規押款
就目前的大環境來看,合規返款慢確實是所有企業都有的問題,現在的常規返款是款回之后2個月左右,這其實代理商也是能忍的,因為不忍也沒辦法。
國采+帶量采一大票產品也沒什么操作的意思,就算是有一部分產品可以做二次開發,但也就是三年時間,三年時間一過,下一輪就純配送吧。
代理商經常會遇到押款的問題,這個押款有滯銷、回款周期超時、任務量沒到、對賬沒對齊等原因。
這種原因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招商環節的流程,突發事件等問題沒有預案,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所導致。
押款大部分代理商會采取消極的處理,不開發維持業務,延遲下面隊員的返款,最終損傷的是甲乙雙方的市場,所以,這方面當代理商的款項不能及時處理時,招商經理要全力協調,部門要有處理預案。
錯誤九:忽視藥品本身挖掘
招商也好自營也罷,最終都是為了在臨床上使用,保持銷量的穩定增長從而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為什么同一產品大部分自營團隊企業銷量比較好呢?下的功夫不一樣。
不管是近幾年還是未來的一段時間,臨床的合理用藥是是越管越嚴,如何面對這種情況,除了“帶金”就是要給臨床醫生充分的“使用便利”。
說明書是框定了使用范圍及患者人群,臨床路徑框定了使用的時間與劑量、配伍等情況,包括循證醫學、用藥指南及專家共識。
這是醫生的處方行為之后,在被查的時候提供的有力證據,而大部分招商企業的招商經理是不研究、不培訓代理商的醫生面臨的實際情況,有的甚至也不太懂。
如果,能在產品本身上多下功夫,可以頂無數個招商經理和代理商的日日夜夜的努力,光砸錢依然奏效,畢竟醫生也得還房貸,要生活,但同時也給合規帶來了巨大隱患。
錯誤十:缺乏目標管理機制
企業開拓市場、招商經理招商、代理商開發醫院,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是以銷量為導向,這樣的企業一抓一大把。
所有的醫院都是目標,那就和沒有目標一樣,在招商工作進行的時候非常容易被打亂節奏,今天張三說這家醫院留給我,明天李四說這家醫院我關系好,而大量的時間招商經理都是在應付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散碎信息上。
年度目標,季度目標,覆蓋率目標、具體醫院目標、銷量目標都具有階段性,如果,主管領導對市場部熟悉,就是下目標不管理,很容易就會形成銷售脫節。
舉例:某產品某市場在原有基礎上開10家三級、30家二級,那么,這個是目標,具體目標就要在空白的三級和二級中確定,然后根據醫院落地代理商,或者根據代理商落地醫院。
剩下的就是代理商管理手段了,那是代理商管理層面要落地的事情。
更多>>本周推薦
更多>>熱點文章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溫馨提醒:本站征集文章!歡迎各位醫藥行業人士投稿!投稿加QQ:34899726
環球醫藥招商網 www.asdlk.com 版權所有 © 2003-2021 盜冒必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業務許可證:浙B2-20090049
客服熱線:0571-87882385 0571-85885083 投訴電話:13858189889 QQ客服: Email:sales@qgyyzs.net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浙)-經營性-2014-0015號
本網站由浙江民禾律師事務所做為法律顧問